最近,我常常聽到身邊的一些朋友說,要把握時機向銀行借錢或翻按物業去買股票,好讓自己能夠把握這個牛市賺一筆快錢...
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樣是正確。或許會有些人認為可以借錢來消費,為何不可借錢來炒股票呢?可能是我的投資理論不合時而,我買股票是因為不想自己的積蓄低於通脹而令我的儲蓄貶值,所以我覺得有多餘的閒錢才用作投資。當自己沒有錢時,根本就沒必要去買股票來讓自己的積蓄增值或抗衡通脹....
若然用借錢的方法來投機股票,這樣同賭博有什麼分別?可能有人說只會投機於優質股藍籌股上,但我想說的是股票市場永遠是變幻莫測的,並不是買入優質股就一定會沒有風險,加上有些優質股的升幅亦不會太快,這樣,抱著用借貸方法的投機人士,又會否真的會乖乖地只投資優質藍籌股呢?假如突然有變化時,你可能要沽出一些股票去還債,而當中可能已有虧損或和計劃中有出入而令到計劃改變或不同,最重要就是還有要清還借貸利息。這樣是否得不償失呢?
當然我並不排除當中有良好理財技巧的人可以善用這種方法,但當中又有幾多個這類人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